100年自評表

 

首頁訪視自評表防災教育97環境教育成果環境教育網站回收再利用

110年自評表109年自評表108年自評表107年自評表106年自評表105年自評表104年自評表103年自評表101年自評表100年自評表99年自評表98年自評表

 

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推動綠建築自我檢視管控簡易評估表

桃園縣100年度國中小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學校自我檢核記錄表

(紅色是本校所填寫,有佐證資料超連結)

一、學校基本資料:

校名

桃園縣楊梅鎮

富岡國民小學

班級數

31(含附幼1班)

學生人數

892

校園基地面積

19478.89m2

綠地面積及綠覆率(綠色植被所覆蓋面積除以基地面積之值)

1948m2   10% 

建蔽率建築地面積占基地面積之比率

14()

可透水面積及透水率

1948m2  10

台灣原生種植物

參考網站:http://taiwanflora.sinica.edu.tw/

喬木約15種、灌木約20種、花草約85種、蔓藤約4種、蕨類約5種、水生約4種。

校園誘鳥植物參考網站:

http://oldpage.tfri.gov.tw/book/tfebird/sp86-6-2.htm

5種 共10

校園蝴蝶食草

校園蜜源植物

(參考網站:http://ecotech.org.tw/butterplant_list.php

10種 共  株

3種 共  株


基地保水力

(能涵養雨水及貯留滲透雨水的體積)

□雨撲滿 □筏基

R生態池 □其他:

基地海拔高度

參考網站:http://earth.google.com/下載google earth 程式後輸入學校名即可查知

未達 50 m

1英呎=0.3048公尺

地區日照量

參考網站:中央氣象局F統計資料F氣候統計F每月氣象資料http://www.cwb.gov.tw/

夏季:13 小時 
冬季:11 小時

月雨量

參考網站:中央氣象局

最高:(34)月(7.6mm

最低:(10)月(4.9mm

環境特質(涵蓋學區人文、自然、地質、氣候之描述)

鄉村人口集中區

老樹20年以上(欄位不夠填寫自行增加)

樹齡:70年  原生樹種名稱:木麻黃  照片 地點:校內( R )、校外(  )

樹齡:70年  原生樹種名稱:大葉桉  照片 地點:校內( R )、校外(  )

樹齡:70年  原生樹種名稱:龍柏      照片 地點:校內( R )、校外(  )

樹齡:70年  原生樹種名稱:榕樹      照片 地點:校內( R )、校外(  )

特殊意義:

本校於民國2941奉准設立分教場(隸屬伯公岡國民學校)。學校地處鄉間,四周幅員廣大、空曠。據老校友描述,這四大天王~大葉桉、木麻黃、正榕、龍柏均是本校第一、二屆的校友及師長們種植的。在日據時代,校園的周圍西北至東北邊是L型的大防空壕,當時政府推行種植樹木綠化,因此在防空壕周圍種植了大批的木麻黃及大葉桉,這些樹種因有著身型高大、身長較快速的特色,也因此成為防空壕的遮蔽樹種。在戰亂的時代捍衛當地居民、保家衛鄉,是一大功臣。

另外在本校東側門圍牆邊的那棵大榕樹,外型看起來並不是十分雄偉,但其實它也是創校時植栽的,只是因為它曾經受過颱風的摧殘死而復活,所以在看到的榕樹是原樹種的第二代。

學校創校至今已有七十餘載,校園景觀及校舍因時代的變遷,已經幾乎完全改變,防空壕不見了,改建成校園圍牆;孩子增加了,多了很多遊戲器材,因此樹木被一棵一棵的砍伐,現在留下的老樹成為歷屆校友唯一的回憶。如今僅存環繞著校園四周的老樹,仍然蒼鬱茂盛,陪伴著富岡學子成長,繼續守護著這片土地。

 

二、分項檢核表(內容資料為97-99學年度,訪視方式係建議委員採行方式,學校自我檢核可參酌)

檢核項目

檢核指標

自我檢核結果

 

佐證資料

 

勾選

質的描述

(具體成果、遭遇困難或待改進事項)

優良

尚可

加強

1.訂定99學年度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實施計畫及97_99學年環境教育中長程計畫之落實

●依據「臺灣二十一世紀議程」規劃具地方特色之環境教育中長程計畫。

ü

 

 

R確實規劃本校具地方特色的環境教育中長程計畫。

完成學校自然生態教材園之建置

R本校計畫中兼顧國際議題與在地關懷,計畫特色有:

結合集義祠資源共同關懷學校資然生態教學資源,及完成學生上下學接送區之規劃。

R本校今年執行計畫重點有:

學校自然生態教材園之建置完成

 

◎生態農園經營成果彙整表

◎農園建置

●計畫兼顧國際議題與在地關懷,涵蓋環境保護活動、環境課程、資源分享、永續校園設施、特殊特色等,具可行性。

ü

 

 

●執行99學年度實施計畫

ü

 

 

2.成立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小組運作

●小組含括各處室、教師代表、家長志工、專家學者…及分工合宜

ü

 

 

R本校永續與環境教育小組會議(各次時間、內容)

1.99/3/3辦理節能減碳健康新生活研習

2.99/5/5討論環境教育自評表內

3.99/10/6討論東眼山校外教學及水資源教育小學體驗日事宜

4.99/11/3落葉回收區之改善‚珍樹芳蹤資料蒐集ƒ辦理環境教育研習„辦理廣達游於藝星空展

5.99/12/8學校資源回收成果彙整‚辦理環境教育教師研習ƒ辦理學生節約用電及安全宣導

R學校永續與環境教育網頁上掛有:

R97R98年、R99年的自我檢核表。

 

 

◎9910◎9911◎9912行政會議報告

●定期召開小組會議及整合經費、資源落實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執行狀況

ü

 

 

●每年辦理自評並將自評結果掛於學校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網頁隨時更新。

ü

 

 

貳、宣導與落

1.環境教育活動辦理情形

●今年度學校以教育部永續與環教重點政策為題辦理環境教育活動場數(□場;主題、時間、對象、人數分列於右欄敘明)

ü

 

 

※學校辦理教育部重點政策的環境議題教育活動共【 6 】場

主題一:有木國小教學參訪研習活動      時間:3/10  對象:教師 人數:30

主題二:義盛國小教師團隊學校特色實務與教師專業發展經驗分享及生態之旅       時間:11/10  對象:教師 人數:22

主題三:環保編織紙藝展 時間:4/17       對象:全校學生及社區民眾 人數:1500

主題四:節約用電與用電安全宣導時間:12/14對象:中高年級學生 人數:500

主題五:防災教育     時間:12/21     對象:中年級學生 人數:250

主題六:走路上學趣活動 時間:12/24對象:全校師生 人數:900

 

 

 

«有木國小

«義盛國小

«環保編織紙藝展

«12/14節能減碳與用電安全宣導

«走路上學趣活動

«防災宣導活動

●教師參與環境教育活動(含研習)近五年累計超過10小時之人數比例達73

 

ü

 

●校長及行政人員參與環境教育含研習近五年累計超過10小時之人數比例達100

ü

 

 

●環境教育活動(含研習)辦理回饋意見調查表或成效評估分析

ü

 

 

2.環境教育研習與活動內容

●辦理「生物多樣性議題」環境教育活動場數

 

ü

 

 

辦理「生物多樣性議題」環境教育活動共【 2 】場

主題一:鐵甲武士的一生   時間:12/29    對象:教師 人數:22

主題二:海洋教育   時間:11/24       對象:教師 人數:23

 

辦理『節能減碳、氣候變遷、溫室氣體減量…議題』活動共 【 3 】場

主題一: 節能減碳 時間:3/24

對象:教師  人數:22

主題二: 地球暖化教育 時間:4/17

對象:全校師生  人數:950

主題三:物候學、溫室效應及生物多樣性      時間:12/15  對象:教師 人數:25

 

辦理『自然災害、安全防治…』活動  1 】場

主題一:廣達游於藝「星空展」時間:11/16對象:全校師生 人數:900

 

辦理『水資源及水生態議題』活動   1 】場

主題一:水資源教育小學體驗日時間:10/6對象:高年級學生 人數:15

 

 

 

«12/29研習

 

«11/24研習

«12/15研習

 

 

 

 

 

 

«廣達游於藝

 

«10/06水資源

●辦理『節能減碳、氣候變遷、溫室氣體減量…議題』研習活動場數

 

 

ü

 

 

●辦理『自然災害、安全防治…』活動場數

 

 

ü

 

 

●辦理『水資源及水生態議題』研習活動場數

 

ü

 

 

3.資源與能源永續利用

●校園內全面推動禁用免洗餐具及使用環保杯

ü

 

 

※今年度飲水化驗時間:99923991214

 

※今年度飲水機養護時間:992244266118161029日、1223

 

100%廚餘有效利用,本校執行方式:

□學生帶回 R養牲畜 □堆肥 □其他:

※本校節約用水的具體作為:

加裝省水龍頭及節水器、宣導節約用水習慣。

※本校節約用電的具體作為:

夜間及假日設定飲水機自動節電措施、更換省能照明燈具、宣導節約用電及隨收關閉電源習慣。

 

※二手資源再利用作法:

1.藝能科教科圖書回收再利用。

2.定期辦理「愛校捐書」二手課外書籍循環利用。

3.二手制服、教科書、學用品回收報告。

4.設置失物招領機制

※本校源頭減廢、垃圾減量、資源回收的具體作為:

1.設影印紙回收箱,回收再利用。

2.落實垃圾分類,以達垃圾減量。

3.不定期請回收商到校變賣回收物。

※本校利用落葉製作堆肥的具體作為:

設置落葉回收區,與存菁有機聯合產銷班李肇麒先生合作,到校收取校園落葉,再運回農場製作堆肥。

※年度綠色採購比率達( 100 )%

 

※今年度師生參與校外環保活動共(4)場

主題一:集義祠廣場清掃 時間:不定期  對象:高年級學生 人數:35

主題二:六年級學生畢業週系列活動 時間:996月  對象:六年級學生 人數:160

主題三:國家清潔週 時間:991月及9月  對象:高年級學生 人數:1000人次

 

※關懷社區議題,參與解決環境問題活動共【 0 】場

 

 

«9/23飲用水檢驗報告

«12/14飲用水檢驗報告

 

 

 

 

 

 

 

 

«二手制服教科書成果

«衣物認領

«回收成果

 

 

 

 

«綠色採購

 

 

 

 

«國家清潔週成果

 

 

 

 

●學校飲水百分百定期送檢化驗與養護,提倡喝白開水

ü

 

 

100%廚餘有效利用

ü

 

 

●制訂節水管理措施,加裝省水龍頭、二段式沖水系統

ü

 

 

●落實六五節約能源系統,按時上網填報用電量制訂節電管理措施,且更換或新設時採省能照明燈具…

ü

 

 

●實驗室、化糞池及廚房污水之污染物質百分百處理

ü

 

 

●上網填報二手制服、教科書及學用品回收再利用情形,並列為定期行事執行

ü

 

 

●落實源頭減廢、垃圾減量、資源回收

ü

 

 

●利用落葉製作堆肥或有效利用成效

ü

 

 

●按時填報綠色採購季報表,佔事務性採購之比例(100%)

ü

 

 

●師生參與校外環保活動(清淨家園、淨灘、淨山、河川守護…)

 

ü

 

 

 

●關懷社區議題,參與解決環境問題,加強環保意識

 

ü

 

 

 

1.規劃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課程與執行教學活動

●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相關課程(主題課程、融入課程、單元課程、校外教學…)納入學校課程計畫

 

ü

 

1.將永續校園與環境議題加入課程計畫。

2.自我規劃之生態教學路線,辦理校外教學。

3.參與社區活動月光音樂會

4.參與99學年度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線上學習網站活動

5.學設開設環保之編課程

6.樂齡中心開設竹編及環保紙編課程

 «校外教學一覽表

«月光音樂會

«線上學習網站活動

●學校執行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課程教學過程成果資料

 

ü

 

●應用當地環境素材或資源回收素材,進行教學設計與活動

 

ü

 

2.善用自然生態、社區人文及地質景觀等資源辦理校外教學

●編製或出版社區生態、人文及地質景觀等資源教學專輯,並供校外教學運用

 

ü

 

1.自我規劃之生態教學路線,辦理校外教學。

2.六年級全學年參加東眼山校外教學

3.結合伯公岡客家文化協會,提供富岡當地生態、人文的各項資訊。

«校外教學一覽表

«東眼山校外教學

●利用教育局、文化局推薦或自我規劃之生態教學路線,辦理校外教學

ü

 

 

3.辦理研習或鼓勵教職員參加環境教育課程教學設計或研究著作發表

●參與永續校園環境教育數位媒體徵選比賽

 

ü

 

(1)2010.03.10 (星期三) 辦理參訪台北縣三峽鎮有木國小教學參訪研習活動。

(2)3/22節能減碳研習

(3)2010.11.10 (星期三)辦理參訪桃園縣復興鄉義盛國小教師團隊學校特色實務與教師專業發展經驗分享及生態之旅。

(4)11/24海洋教育研習

(5)12/15物候學、溫室效應及生物多樣性

(6)12/29鐵甲武士的一生

«有木國小

 

 

«義盛國小

●自行辦理永續發展及環境生態教育課程教學研習(6)場或研究著作發表( )篇

ü

 

 

1.建置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網站及專門書籍或資料

●網站內容有縣永續發展與環教政策、地方特色、環境議題資訊及學校推動成果

ü

 

 

※學校的環境教育網址:

http://g98999.fges.tyc.edu.tw/forever/index.html

※學校建立社區資源資料庫為:

詳如佐證資料

 

 

«人力資料庫

●建立社區各項資源庫~人力、環境、人文、歷史古蹟…等資料庫或檔案

ü

 

 

●建置環境教育圖書資料庫或資源庫、專家顧問等

 

ü

 

2.參與或運用綠色學校伙伴網等組織且有具體成效

●已加入綠色學校伙伴網,並提報及運用之數量狀況

 

ü

 

※【  93  】年度已加入綠色學校伙伴網,請簡述成果:

※【     】年度參與本縣綠色學校策略聯盟,列出聯盟學校並簡述成果:

 

 

●參與桃園縣綠色學校策略聯盟之成效

 

ü

 

 

1.建構符合生物多樣性的校園

●對校園內的動植物及生態之調查與了解

ü

 

 

(以下各項依實際執行敘述)

1.進行學校及社區植物與生態調查,並由專長教師攝影掛於網頁,並供本校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使用。

2.校園植物僅量以在地原生種為主。

3.營造校園中動物之食草()、棲息地。

 

 

«綠美化-照片

●校園植物以在地原生種多樣植栽為主,分草、草花、灌木、喬木…等各層次

ü

 

 

●校園能重視動物食草(物)、棲息地…的營造

ü

 

 

2.課程教學納入校園建設活動或應用校園生態場域

●學校建物設施、教學園區確實具有教學功能

 

ü

 

1.進行學校及社區植物與生態調查,並由專長教師攝影掛於網頁,以提供本校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使用。

2.校園植物盡量以在地原生種為主。

3.營造校園中動物之食草()及棲息地。

4.規劃(探索大觀園)生態教學農園,提供師生進行教學活動。

«生態農園經營成果彙整表

«農園建置

«生態農園平面配置圖

●親師生能參與校園建設活動或應用生態場域教學情形

 

ü

 

●配合自然領域校園設置「土石流」教學場域

 

 

ü

●學校對中、下水能淨化再利用或排放;設置雨撲滿

 

 

ü

●學校設置之生態池符合生態工法或採濕地作法

 

 

ü

3.籌編經費執行永續校園局部改造及應用

●籌編經費採綠建築概念,建構或修繕房舍設施場所

 

ü

 

1.學生通學步道彩繪活動

2.蒲葵修剪

3.校門口前面花壇整理及花卉種植

4.警衛室旁大榕樹鋪設阻根板工程

5.配合建國百年,與社區發展文化協會結合,利用回收之寶特瓶製作環保花燈,於火車站,及校園中進行展覽。

«學生通學步道彩繪活動

«蒲葵修剪

«校門口前面花壇整理及花卉種植

«警衛室旁大榕樹鋪設阻根板工程

«環保花燈

●參與提出教育部永續校園局部改造申請( )年度

 

 

ü

●參加縣府永續校園局部創意改造案活動( )年度

 

 

ü

●應用在地自然媒材或資源回收素材,進行校園美化與景觀裝置

 

ü

 

陸、特殊成果

●參與推動環保有功事蹟

 

ü

 

六年級全學年學生均參與東眼山校外教學活動

 

 

«東眼山

●參考綠色生活地圖發展本位化課程學地圖

 

 

ü

●結合地方資源或單位推動環境教育有卓著事蹟

 

 

ü

●辦理災害預防活動或措施有顯著效益

 

ü

 

●辦理節能減碳措施有顯著改善

 

ü

 

●在校內規劃並推動師生清查樹口、護樹認養之活動。

 

ü

 

●利用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北區水資局水資源辦理校外教學

ü

 

 

●參與地方環境議題之解決或活動

 

ü

 

●其他

 

ü

 

配合環保活動、課程教學、環教資源建置分享與校園環境永續發展之需求,未來改善規劃和措施(自我選擇受訪視項目實施計畫表

利用校外環境實施課程教育教學及老樹資源調查

一、目的:

1.使全校師生及社區民眾都能了解認識校園內植物的生態和特性。

2.藉由對植物的了解進而延伸至生活週遭自然環境的愛護,培養學生愛校、愛家、愛鄉的情懷

3.傳承延續學校的歷史文化。

二、優勢與困境:

優勢:

1.      富岡地區福地福人居,很多學校創校初期時的老校友仍居住學區附近,對於校園歷史的考察及老樹歷史的撰寫助益良多。

2.      學校歷史悠久,校園內有數棵與校齡相當的老樹。

3.      校園內師生的活動空間大,植物、生物多樣性。

困境:

1.人力不足:學校教師須擔任教學及分擔行政工作,目前校園內工友人數亦不足,故規劃相關活動執行有困難。

2.經費不足:因經費不足,對於校園環境的建置改善程度有限。

3.專業知識不足:國小教師屬於通才教育,因此在做植物的調查,對於較專業的知識教材建置,及資料蒐集略顯困難。

三、作法簡述:

1.調查校園內歷史悠久老樹。

2.配合調查資料製作海報

3.資料上傳網頁供教學使用。

4.結合自然與科技領域,使學生習得有關老樹的學科知識。

5.結合藝術與人文領域,培養學生體認校園之美,繪畫校園風景畫。

四、預期效益:

1.使學校師生及社區民眾了解認識校園內植物的生態和特性。

2.因了解而結合,由於對自然的認識而喜歡上自然,最後而能愛護自然,以達永續的最終目的。

3.使學校的歷史文化能持續傳承下去。

填表人

訓導主任

教務主任

總務主任

輔導主任

校長

 蘇郁琇

 黃本聰

 謝鶯鶯

 曾偉倫

 吳晃彰

 邱碧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