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64
  • slider image 65
  • slider image 62
  • slider image 63
  • slider image 55
  • slider image 39
  • slider image 38
:::
宣導 admin - 教育新知 | 2020-08-05 | 點閱數: 544

明年十二年國教正式上路後,基測轉型成會考。在未來幾年中,會考成績仍將是決定超額比序的重要關鍵。

三月底剛剛考完的會考試測,題型和基測類似,但也預告著轉變,從會考試測命題的趨勢來看,未來中學生的學習策略應該要有以下的轉變。

1. 閱讀、閱讀、閱讀!

《親 子天下》在四月初會考試測一結束,採訪每一科的資深國中老師分析本次試測題目的特色。聽到老師們不斷重複的共同關鍵字就是「閱讀力」。會考難度比基測難, 最顯而易見的差異之一就是題幹加長。這一次的國文科出了一篇一千一百字長的羅蘭散文。學生必須對於閱讀長文不恐懼,且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抓到重點。台北市教 育局局長丁亞雯也說:「看到會考試測的題目,名師的結論都是:『國中生非閱讀不可!』」

2. 記憶少,思考和理解才是關鍵

綜觀專家的分析「會考沒有看一眼」就能答的題目。譬如,國文科的閱讀測驗,不考可以直接在文本中找到答案的題目。考的是學生能否和作者「對話」,也就是,從文本推敲寫作動機和作者想說沒說的言外之意。

數 學科這一次加考的非選擇題更是必須從提供的題目條件中,分析判斷後,提出支持性理由,才能拿到滿分。第一次會考試測的非選擇題考了兩題,在全體考生中平均 每一題能夠拿到滿分三分的比率都不到六%。兩題各拿零分的比率更是高得驚人,分別是七七.六%和八七.七%。雖然很難預估,這次參加試測的考生是真的不會 寫?還是懶得寫?但是,可以看到數學非選擇題,這種重視思考過程的學習,會是未來必須加強的方向。

3. 加強整合和跨科學習的能力

這次在社會科當中,有好幾題是跨科的題目。譬如,社會科第四題出現《天工開物》的書名,這是歷史科,但是用這個題目要測驗的是關於台灣國家公園的特色,是地理科的範圍。第四十九題,則以九世紀海上絲路為題(歷史科),來測驗盛行風向(地理科)。

自然科和數學科則考很多整合了兩個觀念以上的題目。打破學習中科目和單元的疆界。

學生不需要練習太多繁複的計算和花時間背誦,但是學習時必須非常專心,徹底弄懂基礎概念。

4. 重視生活經驗

會考試測的題目和生活連結的程度很高。國文科的閱讀測驗還考了金庸作品的序文。社會科更是多題取材自生活,時事的題目包含了民法修訂和高齡化社會等重大議題。

5. 英語的英聽簡單但雙峰現象明顯

同 樣第一次出現的英聽題目,這一次總共考了二十題,但是全體考生平均答對十六題。心測中心分析英聽的題目對一般考生並不困難,只要依據課本正常學習是容易拿 分。但是英語科的基礎級考生比率是全科中最低五五.六%,最高是社會科六八.二%。英語科考生待加強比率最高,精熟的比率也偏高,有明顯的雙峰現象。

6. 作文不計分,卻是比序關鍵

作 文雖然在會考中不計分,但是好幾個就學區在比序碰到同分時,作文卻是比序的最重要關鍵。這一次試測,作文能夠拿到六級分的只有稀少的二.二%比率。考生普 遍集中在四級分的五三.三%,和五級分的二一.六%。因此,若是在競爭激烈的學區,當同分時,作文是高分群一定有絕對的優勢。

對於關心十二年國教和會考趨勢的父母來說,改變是混亂和不安的。但是,掌握新的趨勢、用對的觀念陪伴孩子,將有可能事半功倍。

政令宣導

 每日辦公時數不超過12小時,每月延長辦公時數不超過60小時。
 EAP(員工協助方案)協助解決同仁影響工作效能相關問題。
 img 桃園市線上申辦整合系統  
img   桃園市國民中小學戶外教育資源整合網           

img   WIN網路單e窗口(民眾通報網路內容問題)     img  海洋委員會兒童網站 

    img 教育部防制學生藥物濫用資源網  img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img   2014總統教育獎宣導短片   img   總統教育獎

    img   桃園市學校午餐教育資訊網    img    我的午餐有心機 

img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資訊網    img  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TERIC)      

 img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兒童網站(好客小學堂)  img 哈客網路學院

:::
:::

校內填報系統

會員登入

計數器109.11.11

今天: 25
昨天: 170
本月: 788
總計: 214863